私幼補助「矮一截」 教團籲加碼

幼聯總會呼籲教育部提高對就讀私幼家庭補助。圖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府近年來大力拓展公共化幼兒園,另開放私幼申請為準公共幼兒園,補助相關經費。幼聯總會指出,根據教育部統計資料,目前已有超過七成幼兒享有平價托育費用,然而,仍有約三分之一幼兒就讀私幼,這些孩子無法享有同等補助,呼籲教育部提高對就讀私幼家庭補助。
中華民國幼教聯合總會北區副總會長葉若蕎表示,政府推動「○到六歲國家一起養」原意良善,旨在減輕家庭負擔、提升生育意願。然而,現行補助制度卻因體系不同而出現差距。
中華幼兒教育協會理事長蘇傳臣指出,以現行標準計算,公立幼兒園家長第一胎每月僅繳一千元、非營利園每月兩千元、準公共三千元,平價繳費是因為每位公共化幼兒園孩子的政府補助是每月約一萬元左右。但私立幼兒園家長的育兒津貼與就學補助第一胎僅補助五千元,讀私幼每月補助就短少至少五千元。
南投向日葵幼兒園行政主任陳勉福表示,政府推動公共化至今已涵蓋七成二的孩子,但仍有約兩成八的幼兒就讀私幼,這群家庭在補助上長期被忽視,應讓「補助隨孩子走」,不論就讀公立、準公或私立園所,家長都應該獲得同額支持。
台灣家長教育行動聯盟創會理事長謝國清則認為,準公共等園所之所以讓家長享有較低學費,是因政府同步介入管理監督,若私幼仍想維持完全自由經營卻享同樣補助,等於既要政府出錢又不受規範,不合理。教育部表示,將配合國家整體政策規畫及可負擔財政,審慎研議相關做法。
【看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