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推校校有0-2歲公托 捷運聯開大樓、社宅列標配
〔記者何玉華/台北報導〕台北市蔣萬安宣布將利用閒置教室,大量推廣設置0到2歲的公共托育中心,朝向未來台北市所有公立國小、國中、高中都有附設公共托育中心,減少父母生養兒女的經濟壓力;同時評估30年屋齡以上的校舍,如果結構安全,可以整棟設置成一個大型的公托中心,請工務局協助教育局評估可行性,也要求捷運局未來的聯開大樓,與都發局新建的社會住宅,都必須將公托或是公幼列為標配。
蔣萬安日前(21日)在市政會議聽取教育局報告校舍改建專案報告後裁示,將全力推動公共托育,不只是有閒置教室的學校,未來要朝向任何一所台北市的公立國小、國中、高中,都必須附設公托中心。他說,少子女化的眾多原因之中,養不起的經濟因素占了很高的比例,其中包括高額的托育費用,孩子送托的比例越低,也就表示會有更多隔代教養,或是女性因為生養子女被迫退出職場的結果,政府就有責任提出對策。
蔣萬安表示,將參考北歐國家及包含新北市在內其他幾個成功縣市的做法,大量推廣設置0到2歲的公托中心。利用現有學校的空間附設公托中心或是公立幼兒園,是最能讓父母親放心的地方,且學校原本就是依人口常態分布選擇設置的地點,因此將可讓市民方便接送孩子,而在少子女化後出現的閒置教室,改作公托或是公幼,是更有效利用公共資產的做法。
蔣萬安也提到,危險教室或是老舊教室一定要改建,但若以拆除、新建的方式來解決閒置教室的問題,就是浪費公共資源,要求工務局協助教育局評估,30年屋齡以上的校舍若結構安全,不妨整棟改設置成大型的公托中心。責成副市長林奕華督導政策推進,教育局核實清點閒置教室,社會局加大推動公托的量能,財政局協助清查閒置教室以外的閒置公有空間,工務局協助閒置教室改作公托或是公幼的修繕工程,捷運局未來的聯開大樓,與都發局新建的社會住宅,也都必須將公托或是公幼列為標配。
【看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