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嬰中心人員「先用後訓」挨批 衛福部回應了

托嬰中心人員零資格可進挨批!衛福部回應了(本報資料照片)
托嬰中心、早療機構人力短缺,衛福部社家署近日預告修法,擬放寬托嬰中心、早療機構人員「先用後訓」,民團批評,讓零資格人員進入機構根本是「濫開後門」,若照顧者專業能力不足,等於把幼兒放上賭桌。衛福部社家署回應,放寬的人員仍須經專業訓練,且只限定評鑑甲等機構可進用,目前草案仍在預告階段,收集各界意見後會再統整討論。
衛福部社家署7月24日預告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專業人員資格及訓練辦法」部分條文草案。考量托嬰中心、早期療育機構人力短缺,擬開放評鑑甲等機構,可先進用「非專業人員」再補訓、取得專業資格,給予一年期限、最長可再延長一年,人數最高可達3分之1。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等民團,今早舉辦記者會,抗議衛福部放任「零資格人員」進入托嬰中心,恐釀更多虐嬰或悲劇,根本是濫開後門,若照顧者專業能力不足,等於把幼兒放上賭桌,相當不負責任。
民團指出,家長選擇托嬰中心,是考量照顧專業度、環境安全,人力不足的解方不應該是取消資格門檻,濫開後門可能增加專業托育人員的勞動負擔、心理壓力,現場可能更混亂更危險,惡化兒少照顧安全,製造更多托育悲劇。
衛福部指出,放寬資格的人員是指3年內已取得托育人員專業訓練課程126小時結業證書,或領有經教育主管機關核定或備查的幼托相關訓練至少20學分證明或360小時結業證書,並應於1年內取得托育人員技術士證或畢業證書。
當托嬰中心因托育人員難覓、請假、留職停薪等情形出缺時,且最近一次評鑑甲等以上並報主管機關核准者,始得進用,且應提供其訓練及現場指導。
衛福部強調,修法目的是為鼓勵有意願從事托育服務的人員可先進入職場,並希望在確保兒童托育服務品質下,能儘速補足第一線托育人員,讓家長可以安心送托。
社家署代理署長周道君表示,目前兩個修正草案都在預告階段,本次修法預告截止日為9月25日,各界對於草案內容有修正意見皆可提出,衛福部會收集各界意見後,再進行綜合整理與討論,看是否進行調整。至於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目前仍在立法院審查。